网贷大数据信用报告能够告诉你什么?网贷为何老是秒拒?网贷大数据报告能够告诉你什么?为什么要查询网贷?
点击立即查看经济观察报 | 记者 万敏
2022年7月15日,银保监会正式颁布《关于强化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监管优化金融服务效能的通知》,宣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过渡调整期限延至2023年6月30日,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调整空间。
原定于7月17日到期的整改截止日期,如今得以放宽,这一调整反映监管对市场实际情况的敏感应对。早在2020年7月,银保监会便出台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规定》,旨在框定互联网贷款领域,给予银行、消费金融及汽车金融公司为期两年的调整窗口,以达到合规运营的目标。
针对额度上限为20万元、期限不超过一年的无抵押个人信用贷款,主要服务对象涵盖普通居民与个体工商户,2022年的特殊经济环境使这些群体的信贷需求有所减弱。《管理规定》提出的跨区域贷款限制及对外部助贷合作的严格规范,在此背景下,过渡期的延长为中小银行提供了一个更稳定的调整环境,以逐步实现合规要求。
缓冲地带的延长
“缺乏互联网流量支撑的传统放贷模式成本高昂。”一位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农商行个人信贷部人士透露,过渡期的延长对他们而言如同及时雨,减轻了整改压力。
《管理规定》的核心要点包括独立风险控制、贷款限额及禁止跨区经营,这些规定对区域性银行的运营模式产生了直接影响。以第十八条为例,银行需直接参与借款人的身份验证流程,不能完全依赖合作机构,这直接触及了助贷合作的灰色地带,增加了银行的合规风险。
过去,众多区域性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跨越地域限制,实现了业务的广泛覆盖。然而,新规定促使银行回归本地化经营,虽然在客户识别上拥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业务规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压缩。
中部某城商行代表指出,整改期间,招聘具备专业风控和审批能力的人才成为一大难题,小银行面临品牌吸引力不足与专业要求高的双重挑战。
相较于小型银行,大型及中型银行在整改行动上更为积极,尤其是面对出资比例、合作集中度及贷款总额度的严格限制,这些要求促使银行加速调整其业务结构和合作模式。
近期,平安银行厦门分行因“互联网贷款合作不符监管要求”被厦门银保监局罚款200万元,凸显了监管对于存量业务合规性的严肃态度。
流量依赖症待解
尽管监管框架逐渐清晰,助贷行业的流量依赖问题依然严峻。自2020年以来,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收紧,助贷平台与银行的合作模式面临重大调整,但市场需求并未减弱,部分银行仍高度依赖助贷平台的流量导入,特别是追求高收益、承担一定风险的客户群体。
与此同时,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规模虽无官方确切数据,但业内估算显示,该市场规模庞大,且助贷业务占比显著。中信证券估计互联网信贷规模约为6万亿元,而一位消费金融研究员则认为该数字可能高达7万亿元,其中助贷业务约占4万亿元。
行业重塑进行时
“延期的消息大约在5月份就开始流传,”某助贷平台内部人士透露,这或许与整个互联网平台整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关,行业对蚂蚁集团等巨头的整改进展尤为关注。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贷款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如获取支付、网络小贷等牌照,增强合规基础。同时,消费金融公司也在利用政策机遇,拓宽融资渠道,强化金融科技应用,提升服务效率和竞争力。
监管的持续强化,尤其是对杠杆率、集中度的严格管理,促使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部分中小型助贷企业借此机会迅速崛起,而大型平台则不得不调整战略,释放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法规体系的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将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合规经营将成为行业共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到 297919344@qq.com,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风险提示:本站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本文地址:https://51cwd.cn/26723.html